热搜: 购彩中心平台
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 题:“90后”归侨故乡“石”趣:匠心是最好的传承
鱼群游弋,簇拥在如花似琼的珊瑚丛中。这幕描绘海底秘境的雕刻作品让石头重新焕发了生机。黄蓝搭配的色泽渲染出斑斓多姿的珊瑚,石块的条纹也恰到好处地成了鱼儿身上的纹路。
这座名为《畅游》的石雕作品出自“90后”归侨、非遗温州石雕代表性传承人胡植柱之手,在近日结束的第十五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揽获银奖。
图为胡植柱作品《畅游》。受访者供图
胡植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希望不断精进技艺,当一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语者”,以刀代笔,让石头“说话”。
胡植柱出生于侨乡玉壶县,从小对石雕情有独钟。他说,早在1905年,玉壶第一位华侨胡国恒带着石雕一路贩卖,远走欧洲,这门传统手艺也随之扬名海外。“2005年,我跟随父母去到意大利,从事服装行业。异乡的生活总觉得找不到归属感,到2012年,我决定听从内心的想法,回国拜师学习石雕技艺,追寻热情之所在。”
“回国后,从温州出发,前去拜师学艺的那个早晨一直让我记忆犹新。”胡植柱回忆称,“担心错过班车,我早早去到车站等待。三个小时的车程,我欣喜于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家乡的事物都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温州石雕是江浙地区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古老的雕刻技艺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雕刻者以叶蜡石为材料,因材施艺,因色取巧。胡植柱介绍说,深思熟虑后的一笔一刀都在为石头做“减法”,对颜色的把控也极其讲究,每一件成品都需要时间的磨练和沉淀。他说,这对新手时期的自己无疑是一种挑战。
图为胡植柱作品《红船精神》。受访者供图
“入门的基本功需要将形状各异的石头雕刻成光滑的鸡蛋形状,即需要摸索技巧,又需要力量的加持。结束练习后,拿筷子的手都忍不住发抖。”谈起三年的学徒时光,胡植柱滔滔不绝,“日复一日地开坯、雕琢、封蜡、润色虽显枯燥,但一凿一刻都是心血和热爱,我的生活变得很充实。”
啼叫的鸟儿、绽放的花朵、云雾缭绕的山、嘉兴南湖的红船……胡植柱娴熟地运用圆雕、镂雕等技艺,决心将传统手工艺继续传承下去。他开设了“石语者”工作室,思考如何将非遗技艺和文创产品融合,让石雕也能成为带得走的乡愁;在“小胡说事儿”栏目,胡植柱化身讲师,向海外华裔青少年讲述非遗之美,“我希望以石雕为桥梁,在传承文化根脉的同时,拉近海外游子与家乡的距离。”
近年来,玉壶县大力发展以慢为经营特色的新经济,也积极鼓励和推动玉壶籍华侨华人回乡创业。年轻人带来的创意和异域风情让玉壶慢城更加国际化。胡植柱表示,“乡村建设需要年轻血液注入活力。我们相聚于此,发挥所长,为擦亮侨乡文化名片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中新网上海7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20日对记者表示,随着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技术的不断融合,药物开发将会更加快速、高效、低耗。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推进药物靶标发现、合理药物设计、药物再利用等研究领域的持续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趋势。这不仅需要当前领域内领军人物的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更多交叉学科背景的青年才俊成长起来,以推动此领域不断发展。当下,在人工智能深入推进并与药物研发融合的浪潮中,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而国内外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交叉融合书籍缺乏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为华东师范大学提供
华东师范大学方面当日透露,《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新书在上海发布,同期,“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前沿学术论坛举行。在论坛上,业内专家学者等共同聚焦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交叉研究前沿进展、机遇与挑战等主题,并开展热烈研讨。
广州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国家生物数据中心体系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李亦学介绍了相关生物医学大数据操作系统推动科学研究系统化、个性化的优势和实际应用等研究成果。他指出,保障中国生物数据开放共享和可持续利用、实现多层次生物数据的互联互通,是加速AI制药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基石。
《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新书的主编是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筹)院长、人工智能新药创智中心主任李洪林教授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郑明月研究员。李洪林教授介绍,该书的著作初衷主要为领域内提供系统的专著,召集海内外从事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交叉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共计24人联手著作。该书于2019年8月酝酿编著,2021年6月开始著作,2023年6月底正式出版发行。
据介绍,新书以药物研发历程为脉络,从人工智能算法基础、数据基础与表征到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三个不同维度,深入探讨、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研发每个关键阶段最前沿的应用实例与先进技术,展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该书面向的受众包括:有兴趣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度学习初学者、进阶者及工程师,同时包括生物和医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研发人员。
在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的与会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算法前沿、药学知识图谱、药物设计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享。(完)